湖面般平穩的海面、諸多矗立的島嶼,猶如由海平面冒出的山脈,一座座連峰的山稜線,這是台灣的海所見不到的景象。

擁有無數島嶼美景的瀨戶內海,有著「世界的寶石」的美譽,被日本本州、四國與九州包圍,東西約450公里,南北約15至55公里不等,是日本最大的內海。

地處內海無風浪的特色,讓瀨戶內海猶如湖面一般平穩;鄰海計一府十一縣,主要以山口、廣島、岡山、兵庫、愛媛、香川與德島間散落的島嶼、其間連絡的道路橋粱以及以船為主的海上交通船景合稱為「瀨戶內」的代表風物詩,同時瀨戶內海也是日本最早(1934年)與最廣(90萬公頃)的國立公園。二戰後的六零年代,日本迎來高度工業化的開發,瀨戶內海也面臨了經濟開發之下的工業污染問題,如今直島仍能看到位於海邊的工廠,更嚴重者是海上諸島常成為不肖廠商拋放廢棄物的地方,豐島被投放的垃圾問題甚至到兩千年以後才慢慢獲得解決與平緩。

瀨戶內地區身為海上交通要衝,多方接觸不同文化而衍生出進一步美學,這也是瀨戶內地區變成藝術聖地的原因之一。六零年代即有帶動戰後建築的丹下健三,留下超現實風格的「香川縣廳東館」;九零年代後開始有藝術家在各地進行不同的計劃,如谷口吉生在丸龜設計的「豬熊弦一郎美術館」,安藤忠雄在直島的「家計劃」等。2010年瀨戶內藝術三年祭開辦後,更奠定了藝術聖地的地位。

就算不用特地去發展藝術,整個瀨戶內風情,本身就是一個藝術品了。

晴天的瀨戶內海像笑得燦爛的少女,盡情的展現出她的活力,帶著笑臉向所有人打招呼;陰天的瀨戶內海,呈現的又是另一張面孔,彷彿抱著曖昧情愫的灰紫色女子,有著若隱若現卻又望不穿的心思,如果只是過客,可能不小心就失去撥雲見日後的美貌;黃昏的瀨戶內海,更是像溫柔細語的花魁,讓人流連忘返,醉心於此刻。

有著與不同個性、不同面貌的瀨戶內海,在每一次的旅程都可以發掘出不同的一面,不需要說什麼一生必來之類的矯情話語,來了、就好好感受,感受瀨戶內海的快適、也感受瀨戶內的生活方式。

Leave a Reply